close

美國第74次國會諮文:礦物元素的重要性

(參議院第264號官方文件摘要)

 

◎榮獲諾貝爾化學獎與和平獎 的美國著名生物化學教授 Linus Pauling博士,於廿世紀中葉提出:「人類所有疾病之起因,源自於缺乏礦物微量元素。」

◎很多研究文獻指出:若長期缺乏微量礦物元素會導致:各種疾病、身體老化、基因突變、皮膚病變、平衡干擾或失調、免疫功能失調及癌細胞的產生。

 
 

   一個生理機能正常的身體,除了需攝取維生素、澱粉、蛋白質、醣類外,也極需要「礦物質」的供給才行。

   近年來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礦物質對人體的重要性及影響性,並且把礦物質列為比平日攝取維生素更為重要的原因是…依據實驗室的檢驗結果顯示,若依目前我們所自行購買的水果、蔬菜、穀物、蛋品、牛奶等食品為對象,食物中的天然礦物質因土地大量生產、濫用農藥導致「地力消失」,使得植物無法攝取完整的礦物質;動物因餵食人工飼料使得肉品攝取的礦物質更少

   而微量礦物元素在體內吸收與利用取決於「形態」,最小的形態是「原子」,「原子」的內部是中性的中子與正電的質子,其外層則是負電的電子緊緊結合成一層層的高能階電子雲,由內而外形成a-b-π-三層電子,其中π層含有最活躍的π電子,極易與帶正電離子結合為穩定性化合物。

   土壤中的礦物質就是以此「無機態」組成。透過生長在土壤上的植物吸收「離子態」(當原子外圍缺電子而帶正電荷時稱陽離子,ex:氫離子即為H+;反之原子外圍有多餘電子而帶負電子時稱陰離子,ex:氫氧離子即為OH-),「無機態」礦物質轉換為「有機態」化合物才有利於人體吸收利用。這也就是為什麼人人皆需要「微量礦物元素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謝愛咪Amy 的頭像
    謝愛咪Amy

    愛咪愛分享----

    謝愛咪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